屏南县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处 发布时间:2019-08-19 10:25
相关文章: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抓手,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产销对接,探索数据驱动,打造综合示范"升级版",构建普惠共享、线上线下融合、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畅通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精准落实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做好引导和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协作统筹,建立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政策精准落实。进一步压实各级主体责任,强化绩效管理,推动政策发挥实效。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维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2.助力扶贫,靶向发力

  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助力扶贫攻坚作用,在贫困地区在物流、培训、供应链等项目建设上,向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加快补齐农村流通设施短板,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产销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探索将农户纳入农村电商发展链条,让电商发展成果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3.挖掘潜力,巩固提升

  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基础条件,进一步挖掘农村电商发展潜力,打造综合示范"升级版",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链接。深化电商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加强品牌培育,提升标准化水平,提高品控能力,推动电商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地方优势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农村电商可持续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巩固提升电商扶贫成效。

  4.强化激励,鼓励创新

  加强典型激励支持,鼓励农村电商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探索农村现代流通和县域电商发展新模式。以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为导向,以数据驱动为核心,面向"三农"创新大数据、云服务、智慧物流等技术应用,培育辐射带动效应较强的电商产业集聚区,加强创新孵化的引导和接入,总结推广成熟经验,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省级电商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升级,加速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大幅提高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在乡镇配送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农村网销网购成本与“三农”发展融合。开展农产品、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等服务三农的网商或网店得到较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不低于30%,电子商务物流成本逐年下降,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一网多用、城乡互动、双向流通、平急共用、融合一体”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我县电子商务专家智库;并健全农村商品物流配送体系,全面实现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组,配送能力大幅提高,流通效率极大提高,物流成本有所下降。我县将利用示范县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刺激网货销售,整体销售额同比提升20%;培育5家左右电子商务示范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网商)数年均增长25%以上,培训电子商务人才2000人以上,相关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

  到2021年,全县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10亿元以上(其中网络零售额达到6亿元以上);培育20家以上电商企业实体,年均增长达到3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100%,80%的大中型商贸企业建立电子产务平台。全县普及电子商务知识1.2万人次,新增培训电子商务专业从业人员3000人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1000人次。

  建设农村产品(含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民俗特色产品及服务等)分级、包装、预冷等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预处理设施,完善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支持农村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重点建设本地化连锁化的服务和营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流通水平。

  建立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仓储配送中心(商品中转集散中心),形成县级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服务点组成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能够为农村消费者提供信息发布、网络购销、物流收派货、线下体验、质量追溯、售后服务等功能。目前我县村服务点能够实现多种网络联接,覆盖率达到100%,具备网上代购代销、代收代发、代换代退、缴费充值、信息发布及电子结算等服务功能,行政村宽带、移动、无线等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全面覆盖。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规范服务站点人员管理,以点带面为村镇居民加强电子商务指导培训,基本实现电商惠民、全民电商。

  (二)具体目标

  1.持续健全农村电商配套体系

  一是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支撑体系。拓展终端服务业务,充分利用乡镇商贸中心、益农信息点、村淘服务站点、邮政所“三农服务站”、乡村医院、村民活动中心等现有资源,支持供销、邮政、电商、物流等企业建设电子商务终端服务网点,为农村居民提供网络代购、农特产品代销和配送服务,积极拓展金融、通信、咨询、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

  二是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一方面,整合利用农村现有乡镇商贸中心、配送中心等流通网络资源,充分发挥乡镇商贸中心的销售、配送以及金融、邮政、电信等服务功能,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支撑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节点布局,规划建设一批符合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中心,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的服务体系。

  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物流市场整顿,净化物流环境,扶持和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改变物流企业“小、散、乱”的局面。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发展与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协同发展的物流配送服务。

  三是支持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进入农村市场从事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和农产品流通的骨干企业、供销社、邮政和电商企业,支持商品配送中心、商场(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乡镇商贸中心,农家店等实施信息化改造,成为各乡(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促进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发展。同时,支持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而开展的农产品和农村特色产品的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农产品标准化、分级包装、初加工配送等设施建设。

  四、主要任务

  (一)建设农村流通基础设施

  1.完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

  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纳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拓宽投资渠道,着力加强农产品消费流通网络建设,增加农品收入,提高购买力与生产力,解决“买难”、“卖难”问题,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健全农村市场,加强市场监管,保证产品质量,规范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流通格局。

  2.扶持优势特色产业与电商有机融合

  2018年以来,屏南县通过落实电商产业园扶持机制,入驻产业园企业品质不断提升,包括电商孵化、电商投资、电商培训、服装销售、竹木加工销售、农副产品生产销售、花卉园艺生产销售、县域电商平台、传统青草医等多个行业。

  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进一步挖掘电商潜力,针对水产、茶叶、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林竹花卉等八大农业特色产业、文创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产业持续更好发展,以电商培训、电商扶贫、农村产品培育等为抓手,实现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3.推进品牌、标准、认证等相关工作

  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制定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坚决防止品牌杂乱和无序竞争,扎实推进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全力打造各个消费市场群众耳熟能详的农产品品牌加大推进农产屏南地理标志和商标注册工作,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推进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强全程监管,完善产、供、销全链条服务,延长电商价值链

  4.建设本地化连锁化的服务和营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充分利用网络销售获取的市场信息,重塑企业供应链,一网多用,强网促优,由单一向多元、由商品向服务、由提供服务向满足需求复合式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挖掘的当地农产品推向市场,融入全网生态圈,助推农业企业、优质农产品触网营销。最终以农产品上行的增量培育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种植、养殖及当地优势产业的存量转型,以电子商务发展驱动怀远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5.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整合商贸物流快递资源

  整合县域快递物流资源,建立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中心、乡镇仓储中心、农村电子商务配送站点标准化建设,确保乡镇物流网点全覆盖,行政村村级网点覆盖率达85及以上。依托电商仓储物流中心负责网销产品的品控分拣、打包配送,实现集采统储、互采分销、统配统送及协调售后服务等相关工作。在乡镇中心周边自建或外包仓储物流中心,承担农产品进城的仓储、物流中转功能,吸引物流、快递企业网点延伸到农村。对农产品上行物流进行适当补助。

  (二)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升级

  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完善服务职能,形成具备行业管理、品牌建设、交流活动、行业调研、资讯报告、人才服务、产业园区、金融服务、诚信档案等九大服务模块。全面满足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和服务手段。并制定完善的运营管理标准和服务规范,形成完善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服务管理体系。

  (三)强化电商培训与转化机制

  把电商人才培训作为发展电商工作的重点,从培训学员的确定、培训内容的更新、培训方式的创新等方面入手,由“大水漫灌”式培训变为“精准滴灌”式培训,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农村电商培训转化率和孵化率。针对农村电商人才瓶颈制约,进一步整合各培训资源,强调培训针对性,增强内生动力,加强电商培训与就业用工对接,加强创业孵化,使培训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四)推进精准扶贫工程建设

  1.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物流企业、电商平台等市场流通主体,“走进山村、走进市场”。启动“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 动员全社会共同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邀请主流媒体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专题宣传。组织媒体集中力量宣传推介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

  2.进一步扩大惠及群体,促进稳定增收。帮助贫困人群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创业就业,持续开展贫困群体专题电商培训,从免费培训、政策扶持、小额信贷、鼓励电商企业安排适当产品、适当岗位帮助低收入人群、残疾人实现就业,探索“贫困村(户)+企业(合作社)+电商模式,辐射带动更多贫困群体。

  3.开展电商精准扶贫试点工作,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力度不减,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发展和贫困乡村整体发展,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进度安排

  (一)启动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3月)

  完成对县、镇(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进行调查摸底,依托现有乡镇商贸中心、益农信息点、村淘服务站、乡村医院、邮政所、村民活动中心等资源,规划建设一批符合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中心,优化物流节点布局,支持供销、邮政、电商、物流等企业拓展电子商务终端服务网点,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的服务体系。拓展益农信息点布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完成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建设,整合世纪之村服务店、益农信息点、农家店等资源,实现村级服务站点全覆盖。

  召开“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动员大会。继县级启动仪式后,由各乡镇组织召开动员会。县电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督查园区建设、各乡村农家店改造、供销网点改造及村级连锁便利店建设等相应工作落实情况。在县政府相关网站上、电视台、公共微信平台、各电商平台大力宣传“电子商务进农村”具体政策、业务流程以及推进情况等,充分发挥广播、互联网、电视台等多种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形成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势,督促承办企业务求做到早准备、早宣传、早落实。

  (二)实施阶段(2020年4月-2021年12月)

  1.整合县内现有物流仓储和运输等企业物流资源,合理规划和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建立全县物流信息网络和智能物流体系。整合现有乡镇商贸中心、配送中心等流通网络资源,利用益农信息点和阿里巴巴“千县万村”项目县级运营中心、乡村三农服务站,建立健全邮政、供销系统到各乡镇、农村的服务站点,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三级物流配送支撑服务体系。

  2.积极与邮政、四通一达等企业签订物流合作协议,加强交通运输、农业、供销、邮政快递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衔接,实现统筹布局、资源互补、共同开发,逐步完善以县、乡镇、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从而基本实现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组,配送能力大幅提高,物流成本较大幅度下降,流通效率极大提高。

  3.完成阿里巴巴农村淘宝50个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拓展邮政网点、供销社网点建设,邮政在全县范围内建成便民服务站点159个,实现全覆盖;供销实现县级农产品信息服务示范站11个乡镇全覆盖、村级信息服务点159个村全覆盖,实现农村物流各类物资“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以及各类物流信息的及时采集和发布。

  4.完善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支持农村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建设本地化连锁化的服务和营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流通水平。

  5.建立县域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发展冷链物流,规划在屏城乡物流园新建低温冷藏库1座和1座常温库,以解决我县蔬菜、生肉、鲜果等农产品上行中储藏和运输的问题,降低农产品上行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风险,实现本地生鲜农产品远距离运输,实现网货线上营销。

  6.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完成建立县、镇(乡)、企业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督管理中心平台建设,完成菜、果、菌、畜牧蛋禽、特色水产、茶叶、黄酒酿造高山花卉八个体系系统建设,确保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测、包装有标识”,实现农产品身份“从地头到舌头”全程可识别、可追溯。

  7.加快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以服务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对承办单位、电商终端电商从业人员、乡镇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助理员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电商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建设一支合格的电商从业队伍;引导社会青年和大学毕业生回乡创办电子商务企业或开展网络销售实现电商培训共计完成3000人次以上,侧重培训孵化、就业转化,加大跟踪力度,完成县域电商人才沉淀。

  (三)巩固阶段(2021年1月-2021年12月)

  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全部实施完成后,组织开展全面检查和验收,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申报验收,发现问题进一步整改。同时,总结我县经验,全面推进实施方案,电子商务向全县农村各行各业有序推进,达到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的目的,建立促进全县电商发展的长效机制。

  七、资金安排

  (一)资金使用方案

  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累计需投资2400万元。设立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专项资金,自2018年-2020年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以上配套资金,用于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开展,并指导和鼓励企业用好用足现行有关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分别报县政府审批。

  (二)资金安排

  项目总投资29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0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900万元。

  1.用于农村流通基础设施。

  支持建设农村产品(含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民俗特色产品及服务等)分级、包装、预冷等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预处理设施,完善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支持农村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重点建设本地化连锁化的服务和营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流通水平。支持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整合商贸物流快递资源,开展共同配送,降低物流成本;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合理规划,在区域节点建设仓储物流中心,发展智慧物流。

  投资金额:中央财政资金14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300万元

  2.用于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支持乡村电商服务体系的建设改造,整合邮政、供销、快递、金融、政务等资源,拓展便民生活、代买代卖、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旅游出行等服务功能,推进智慧乡村服务应用。支持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升级,统筹推进品牌、标准、品质控制、金融、物流、培训等服务。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应坚持市场化原则,突出服务,强化可持续运营机制。

  投资金额:中央财政资金3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600万元

  3. 用于农村电子商务培训

  支持对基层干部、合作社员、创业青年、具备条件贫困户等开展农村电商培训。重点强化培训机制,注重服务质量而非数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升美工、产品设计、宣传、营销等实操技能;注重培训后服务而非"一锤子"培训,建立农村电商培训转化机制,加强电商培训与就业用工的对接,加强创业孵化。如是做好培训记录。

  投资金额:中央财政资金300万元

  (三)资金管理办法

  1.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县财政局研究制定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2.县财政负责项目预算管理和项目资金的拨付,配合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组织项目申报和评审,提出资金监管要求,并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提出项目支持方向,会同县财政局组织项目申报和项目验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和监督检查。

  3.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县财政局应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和资金管理工作,定期对资金使用请款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安全有效。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应督促企业专款专用,并做好跟踪监督,县财政局做好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并由县纪委、审计局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效益。

  4.对验收不合格的或存在弄虚作假、欺骗行为的项目,项目申报单位自财政局、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下达通知后的3个月内,应当将全部资金如数缴回县财政部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资金支持重点

  1.支持建设农村产品(含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民俗特色产品及服务等)分级、包装、预冷等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预处理设施,完善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支持农村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重点建设本地化连锁化的服务和营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流通水平。支持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整合商贸物流快递资源,开展共同配送,降低物流成本;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合理规划,在区域节点建设仓储物流中心,发展智慧物流。

  2.支持乡村电商服务体系的建设改造,整合邮政、供销、快递、金融等资源,拓展便民生活、代买代卖、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旅游出行等服务功能,推进智慧乡村服务应用。支持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升级,统筹推进品牌、标准、品质控制、金融、物流、培训等服务,坚持市场化原则,突出服务,强化可持续运营机制。硬件建设应坚持实用、节约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闲置厂房。

  3.支持对基层干部、合作社员、创业青年、具备条件贫困户等开展农村电商培训。重点强化培训机制,注重服务质量而非数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升美工、产品设计、宣传、营销等实操技能;注重培训后服务而非"一锤子"培训,建立农村电商培训转化机制,加强电商培训与就业用工的对接,加强创业孵化。如实做好培训记录。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15年,我县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农村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6年成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并于2017年12月成立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加大政策协同力度,从本地实际出发,研究出台土地、税费、人才等配套措施,推进政策落地。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从本地实际出发,做好农村电商政策设计。深挖农村电商潜力,巩固脱贫成效,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打造综合示范"升级版",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衔接。产业基础较好的县要积极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形成各具特色、梯次推进的农村电商发展格局。

  (二)健全责任监督制度

  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实行“属地推进,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办法,县乡两级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单位,分级承担建设任务,对具体工作负责,根据实施方案,细化资金支持方向和奖补标准,明确各类项目建设标准、要求和验收办法,做好政策的承上启下,结合本地实际,自主安排资金和项目,建立台账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进展时限,确保资金安全、方案落地、农民受益,确保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三)强化工作指导

  各级部门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切实加强指导监督,密切跟踪示范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资金和项目管理等存在的问题,主管部门建立完善日常监管机制,依法依规竞争选择承办单位,加强对承办单位履约能力的考核,不仅重视项目建设,更要重视项目后期运营和帮扶实效。制定有效措施,做好扶贫带贫、产销对接等工作,对脱贫户保持正常稳定和持续性。

  (四)做好政务公开和信息报送

  在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推行综合示范政务公开,及时、全民、集中地公开综合示范实施方案、资金安排、项目内容、决策过程等信息。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显著位置标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字样。督促承办单位与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及时更新项目进展、资金拨付以及项目绩效自评结果等材料。与项目承办主体达成协议,凡接受财政补贴的承办主体,必须按要求提供项目有关交易和活动信息,同时依法保护承办主体的信息安全。未提供完整信息的项目不得验收。加快推进智慧乡村服务应用,加强农村电商、产品、消费等数据处理和应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五)加大总结宣传力度

  善于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农村电子商务政策成效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正向舆论氛围,调动贫困群众学电商、用电商、促增收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贫困地区的电子商务参与度。要及时总结前期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成效,发现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借鉴,增强综合示范辐射效应。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