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自贸片区: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立新功

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12 10:29
相关文章:
       东海之滨、鹭江之畔,厦门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成为中国改革的前沿,对外开放的窗口。数十载春风化雨,厦门再次站在新的时代潮头,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姿,开启扩大开放发展的新篇章。
  锚定制度创新、高水平开放和两岸融合“三大功能”,厦门自贸片区自2015年挂牌以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累计推出600多项创新举措,31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10周年。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视察厦门自贸片区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排头兵”,厦门自贸片区将牢记嘱托,勇立潮头、勇毅前行,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这一主题,不断推动制度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制度创新 蹚出更多“厦门经验”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2013年以来的10余年间,从上海“一个点”到东部“一条线”再到全国“一个面”,我国分7批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厦门自贸片区便诞生于这波改革探索的浪潮中。
  秉承“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的初心使命,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
  “通过制度创新倒逼改革,提升开放水平,厦门自贸片区坚持先行先试。”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挂牌成立以来,厦门自贸片区深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港设想的“三步走”战略,推进高水平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已累计推出全国首创创新举措142项,探索出一批高质量“厦门模式”创新经验。
  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的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始终坚持系统集成式的创新探索,以平台为底座,不断实现功能集成优化。今年1月,以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基础的厦门数字口岸平台正式上线,通过整合海关、港口、特殊监管区、场站、海空运物流等口岸数据资源,打通企业通关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实现了“关、港、航、贸”一体化融合发展新跨越。目前,平台共推出创新应用211项,其中走在全国前列20项,涵盖海运、空运、保税、非贸等方面。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颗颗制度创新的种子破土、发芽、成长。
  10月29日,经厦门海关监管,2台待维修的B型超声波检测仪及配件顺利运入厦门自贸片区,即将在贝莱胜(厦门)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两周的保税维修。这是该公司获批开展“医疗器械全球保税维修”业务后的首批进境维修货物,标志着全国首个“医疗器械全球保税维修”项目正式落地厦门自贸片区,实现了医疗器械保税维修项目从“修自产”到“修全球”的跨越。
  为推动这一“全国首创”项目落地,厦门自贸委牵头,用好用足“自贸区+综保区”的政策叠加优势,建立了商务、海关、环保等跨部门联合共管机制,共同研究制定“医疗器械全球维修”监管方案。
  “此前,我们只能开展本集团产品的保税维修。项目落地后,保税维修的业务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各公司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预计可增加约每年5万件的维修业务量,新增年营业额约5000万美元。”贝莱胜电子(厦门)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许静懿介绍道。
  以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九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开展了市场准入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推行“信用三公示”、溯源赋能“四位一体”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等系列政务服务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其中,市场准入领域审批制度改革被第三方机构评为全国首创,“信用三公示”被国务院批复向全国复制推广。
  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厦门自贸片区紧紧把握中央支持厦门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主动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积极策划、承接在两岸融合、航运物流、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着力打造承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综改试点”的综合性功能平台,不断挺进深层改革,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
  两岸交流 先行探索融合新路
  福建自贸试验区因台而设、因台而特,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厦门自贸片区始终步履不停,寻求突破。
  去年,全国首款为在大陆台胞提供的紧急救援返台保险服务——“两岸通保”,在厦门自贸片区成功落地。这一创新组合型保险,既填补了台胞从大陆回台湾紧急救援服务的空白,也进一步健全了台胞在大陆安居乐业的保险保障。目前累计为117名台胞提供了4.5亿元保额的风险保障。
  对台金融创新是厦门自贸片区推进两岸融合的重要内容,不仅设立了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台资企业融资增信基金,还支持厦门银行发行大陆首张台胞专属信用卡,推出大陆首个台胞个人“薪速汇”业务,支持自贸片区内银行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台胞提供与厦门市居民同等待遇的购房按揭贷款服务,有效破解过去台胞在大陆购房须一次性付款等痛点。
  成立的9年多,片区始终坚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吸引了一批“大陆首家”“两岸首个”项目扎根。首家得益负面清单落地的最大台资项目——佳格葵花籽油,全国首家两岸合资证券公司“金圆统一证券”获证监会批准设立,上线两岸首个行业标准共通服务平台,汇集两岸各类标准29万多份,推动两岸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试点,率先实施“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的两岸商品快速通关模式等。
  在服务台胞台企,建设两岸共同家园方面,厦门自贸片区通过“两岸一窗”的方式,创新将涉及两岸的业务集中于一个窗口办理,目前已经汇集了涉台法律服务、征信服务、政策咨询和引导等六大类服务。此外,在全国率先建成两家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同时,开展大陆首个两岸航运人才培养试点,累计培训约250人次。
  如今,越来越多两岸青年将自贸试验区作为梦想启航之地。今年9月,位于厦门自贸片区内的智创互联台湾青年创业基地正式揭牌运营。2300多平方米的办公空间,不仅配备了精品共享办公空间,还打造了专业的人工智能直播间等,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就业、创业搭建全方位、多功能、高效率的筑梦平台。
  “聚焦生物医疗科技、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化等领域,建设创业基地,推动两岸科技合作取得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长效发展。”智创互联台湾青年创业基地负责人朱冠宇介绍说。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福建、厦门考察时强调,要建设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牢记嘱托,片区将积蓄发挥沿海近台优势和改革“试验田”作用,着力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重点平台 不断积蓄发展动能
  10月15日,谷歌跨境电商加速中心在厦门自贸片区海上世界正式启用,将聚焦解决独立站卖家起步难、人才招聘难、出海运营难等痛点,提供一站式独立站孵化服务,助力当地出海企业加速跨境电商业务发展。
  “这是谷歌首个跨境电商加速中心。”谷歌数字营销解决方案中国区副总裁梁翠萍表示,厦门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并且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卖家,这些都为首个加速中心的落地奠定了基础。
  跨境电商是厦门自贸片区着力打造的重点产业平台之一。近年来,厦门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连续三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65%。厦门自贸片区发挥改革创新优势,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在自主结汇、跨境退货、集拼出口等方面进行模式创新,集聚了亚马逊、谷歌、京东、菜鸟、速卖通、虾皮、雨果跨境等一批头部企业,形成了以出口为主、兼具对台的跨境电商特色。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厦门自贸片区从成立之初就注重谋划,将制度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挂牌成立九年多来,片区聚焦厦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商贸物流、机械装备等领先的主导产业,大力推进航空维修、融资租赁、集成电路、跨境电商等22个重点平台建设,并且通过持续优化“创新+数字+平台+产业”发展模式,加速新兴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搭平台,产业兴,融资租赁产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年1月至8月,厦门自贸片区新增特色融资租赁资产规模约120亿元,同比增长92.26%,创历史新高,预计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约40亿元,贡献进口额约32亿元。飞机融资租赁是厦门自贸片区融资租赁中开展较早、成绩最突出的业务,一直发挥着领跑作用。不久前,厦门自贸片区今年单笔飞机架数最多、租赁金额最大的飞机租赁项目正式落地,将一次性投放14架租赁飞机,租赁资产金额近20亿元。该批租赁飞机落地后预计每年为厦门自贸片区带来营收约2.7亿元。
  改革热土持续抢占“芯高地”,如今,厦门自贸片区高崎园区已经形成了以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按照“平台+基地”的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园区聚集了超过200家集成电路企业,总产值从2019年的9.3亿元提升到2023年的22.1亿元,一个集成电路产业高地正在迅速崛起。
  重点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吸引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加速聚集。目前,厦门自贸片区建成国内重要的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成为全国第四大飞机融资租赁和第一大二手飞机融资租赁集聚区,成为全国第四大进口酒口岸,全国最大燕窝深加工基地,形成助推厦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营商环境 对标国际扩大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强调,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巩固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功能。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探路者”,厦门自贸片区主动担当作为,服务国家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助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随着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厦门自贸片区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10月14日,巴西皮奥伊州战略投资促进局厦门代表处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厦门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以来,首个金砖国家地方政府批准在厦设立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意味着厦门与金砖国家经贸往来再添新平台。
  巴西皮奥伊州战略投资促进局厦门代表处位于厦门自贸片区“海丝法务区法商融合基地”,作为连接皮奥伊州与厦门乃至亚洲市场、助力双方携手走向全球的桥梁,将极大促进双方经贸往来,有力服务双方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成为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深化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的重要载体。
  抢抓全球机遇的背后,是厦门自贸片区持续对标国际、培育一流营商环境的用心谋划。立足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厦门片区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如今,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已然成为厦门的一张亮丽名片。
  通过打造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构建起“商法融合”的活跃“生态圈”。目前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已落地中国海仲、中国贸仲、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等150多家优质法务、泛法务知名仲裁服务机构,同时发布国内第一部关于开展临时仲裁的指引——《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指南》。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在第24届投洽会期间,厦门自贸片区紧扣重点产业平台精准招商成功签约项目66个,总投资591.9亿元,其中,外资项目5个,合同外资金额1.52亿美元。九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新增企业增加6倍,片区GDP年均增长13.9%,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0.3%。
  贸通四海,物畅其流,离不开强有力的物流支撑。
  厦门自贸片区以构建国际物流新通道为抓手,持续扩大开放发展。2015年8月,开通了我国首条从自贸试验区开出的国际班列——中欧(厦门)班列。截至今年8月,累计开行超1300列,辐射1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30多个城市,跑出“海丝+陆丝”互联互通加速度。同时,建设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丝路海运”平台,已有132条命名航线,通达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开行国内首条金砖城市跨境电商空运专线厦门—巴西圣保罗全货运航线,目前已执飞超200架次。
  改革大潮涌鹭江,扬帆破浪谱新篇。在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与构建双循环格局中先行先试,厦门自贸片区担使命、谋新篇,激活改革创新动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