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在厦出海路径越拓越宽。近年来,厦门海事局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开辟新能源汽车“包装散运”等新模式,打通新能源汽车出口运输的关键堵点。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车出口量同比增长67.1%。但这样的蓬勃势头背后,却面临滚装船运力有限、运费水涨船高等困扰,特别是不少新能源客车、工程车体积较大,订舱更为紧张,不少企业将目光投向航线更为灵活、运费相对低廉的散货船。
有企业表示,全球滚装船运力有限,散货船整船平均运输周期比滚装船快15天-18天,召之即来、有船就上,这能为企业节省不少运营成本。更灵活、更便捷,这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眼中散货船出口的优势所在。
但新能源汽车属于《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下9类危险货物,在此前滚装船主导新能源汽车海运出口的大环境下,航运市场中大多数散货船并不具备相关运营资质和服务能力。
针对痛点,厦门海事局靠前服务,在指导船舶取得9类危险品适装证书的同时,全力整合集约航运要素,协同厦门海关、厦门港口局等部门单位,助力厦门东渡港区现代码头打造成为福建省首个具备新能源汽车“包装散运”资质的出海通道。
9月13日,厦门东渡港区现代码头,在海事部门的监管保障下,装载有117辆锂电池纯电动客车的新加坡籍散货船“慧海”轮从厦门港起航,驶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加坡和吉布提。
这是厦门港单航次最大批量的新能源汽车散货船海运出口。截至9月,今年厦门港新能源汽车海运出口量达到2.8万辆,居全省第一。
有了“量”的经验积累,更为服务带来了“质”的提升。“厦门港通达49个国家和地区149座港口,拥有丰富的航线资源和优质港口海运服务,宁德时代、上汽、比亚迪、金龙客车等企业都是从这出口的‘常客’。”据厦门海事局危管防污处三级主任科员陈旭介绍,本地企业金龙生产的新能源客车,是国际市场中的“明星产品”,针对客车本身车体超宽、超高的特征,量“身”定制金龙新能源客车散货船出运“专船专策”的综合保障服务方案,将服务延伸到“包装散运”的最后一公里,满足了本地新能源汽车企业常态化海运出口需求。
金龙国贸物流关务处经理郑标表示:“相较于传统的滚装船运输,新能源车出口通过散货船运输可以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30%-50%。降本增效,我们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由此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