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之畔 乘“数”直上

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28 19:43
相关文章:
  数字中国,潮起东南。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开启了一场影响深远并持续至今的数字化转型变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作为“数字福建”先行实践地,福州牢记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全力以赴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2023年,福州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1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5%。全市数字经济核心领域创新企业144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福州如何挺立数字经济的潮头?日前,“闽山闽水物华新·全面深化改革的福建实践”青年新闻人联合采访团一行走进福州园区、企业一线,探寻答案。

  30家“冠军”的背后  优化环境助成长

  走进福州软件园的“数字中国·实践起点”展厅,这个千亿园区的成长脉络清晰可见:1999年,福州软件园获得科技部批准。开园之初,只有一栋创新楼,入驻企业百余家,交通出行不便,就学就医等配套基本为零。

  20多年来,福州软件园入驻企业增加到1700多家,2023年园区总收入达1800亿元,与中关村软件园一起成功蝉联“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

  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园区的一系列机制体制革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全要素保障。

  “园区对每家企业的业务、资质、产品、上下游进行精准画像,引导业务对接、抱团发展。围绕人才、创客等不同人群和产业、技术、生活等不同场景,差异化打造各类共享空间,助推‘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福州软件园党工委书记杨朝晖说。

  园区青年人才多,为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管委会引入鼓楼区旗汛口幼儿教育集团,专门在软件园设点招生,并提供延时服务。还引入钱塘小学、屏东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把教学点建在园区里,打造从幼儿园到初中全链条优质教育体系,让企业员工在这里安心奋斗。截至目前,园区集聚各类人才4万余名,博士近百人、硕士千余人。

  第一资源富集园区,企业成长动力十足。

  2001年成立于福州软件园的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芯片设计和研发,研发人员占比接近80%。从复读机、MP3、MP4到平板电脑、电视盒子、人工智能等领域,瑞芯微电子一路狂奔,17次获得“中国芯”优秀市场表现奖。截至2023年底,该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127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22项,专利证书贴满公司的展示墙。

  瑞芯微的芯片有多牛?该公司负责品质的高级总监林兆强介绍,以新研发成功的RK3588芯片为例,采用8nm先进制程,可用于AI智能搜索领域,支持以图搜图、以文搜图和中英文搜索,也可用于安防视频目标检索。目前,在机器视觉、汽车电子等行业处于领先优势的瑞芯微,客户群体包括阿里、比亚迪、百度、小米等。

  在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晶体生长区,一块块晶莹剔透的晶体正在“茁壮成长”。该公司专业从事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精密光学元件和激光器件的研发和生产,激光器核心晶体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工作人员介绍,一块只有成人拳头大小、外表类似冰块的晶体,售价高达30多万元人民币。

  “晶体成长需要稳定的供电,园区为企业提供了双回路保障,我们安心在福州发展有底气。”福晶科技副董事长、总经理陈秋华说,作为全球光学晶体高科技龙头,福晶科技将在激光行业、光通信行业等方面继续发力。

  如今,占地仅2平方公里的福州软件园,共有上市企业10家,未来独角兽企业6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6家,培养出瑞芯微、福昕、福晶、顶点等30家全国乃至全球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还吸引28家上市企业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平均每平方米年营收9万元。

  放眼福州,一个个数字产业发展集聚区加速形成,华为、腾讯等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落地。在位于福州新区滨海新城的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注册企业超960家;马尾物联网产业集聚区成长为全省唯一、全国第四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

  2018年以来,福州数字经济规模从280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7100亿元,连跨4个千亿大关,规模、增速连续多年均为全省“排头兵”。全市数字经济核心领域创新企业144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占比超过四成。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