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故事】也许大人物降世总有一些征兆,比如白虹贯地、红光满室之类。据说沈郎(朱熹乳名)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终日啼哭不止,尤溪隔河相望的两座山同时起火,火顺着山势,分别烧出“文”、“公”字样,朱松老家的古井也冒出紫气。婴孩的啼声难道也是什么吉兆,朱松面对一刻不肯安静的小儿郎喜忧参半,不知如何是好。一日午后,朱松正在打盹,忽然一位峨冠博带亦道亦仙的皓首老者跨进家门,旗幡一竖,对朱松深深作揖:“恭喜!恭喜!”
朱松歉身还礼道:“先生见笑了!国家动荡,我落魄到以教书糊口,富贵早已弃我远遁,喜从何来?”
先生道:“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
听了这话,朱松精神为之一振,料想遇到方外高人了。他抱出小沈郎,向先生讨教:“这孩子不吃不睡,昼夜哭闹,有何良策?”
“我正是循着哭声而来的。”先生说,“这孩儿是天纵之才,将来必定是道德文章共日月,你只要偕同他行走各地,便见分晓。”
朱松半信半疑带着朱熹去寻找属于他的世界了。可是连日来沈郎哭闹依然如故。一日黄昏,他们走到闽江之滨,哭声惊动了一户人家,农家老太太便把朱松父子请进了家门。老太太说:“孩子饿着了,我给你们做些吃的吧!”这家人中午吃汤饼,还剩下一点揉好的面团,老太太看着孩子还小,就把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细细的长条,以便于孩子吸食吞咽。朱松心里明白,沈郎除了饥渴难耐时偶尔喝一点水,没有什么食物能对他产生诱惑。朱松被老太太的热情感动,担心她白忙活一场,拂了她的好意,于是劝她说:“大娘您别忙了,这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就是哭闹不停,他不是肚子饿,您老坐下歇歇。”
“今天是孩子的生日,大娘给他做一碗长寿面,让孩子一辈子过得顺顺畅畅,长命百岁。”古人常常以形喻意,老太太一边说着吉祥话与朱松搭讪,一边面条已经下锅。
朱松听了老太太的话一愣,今天的确是沈郎的三岁生日,他这个做父亲的都不曾留意,老太太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正痴痴地想着,老太太已经把面端上桌,招呼道:“孔夫子快来吃长命百岁面!”朱松越发惊诧,老太太怎么也把沈郎叫做孔夫子呢?难道真的遇到了仙家?更奇怪的是,沈郎看到那碗后来被朱松赞誉为“弱如春绵,白若秋练”的面条,竟然停止了哭闹,吃得津津有味!朱松也吃了一碗,那块面团饧了较长时间后,做出的面条特别劲道,麦香醇郁,爽滑可口。尤溪方言“面”与“命”谐音,每当有人过生日,就煮上一碗长寿面,寄托长命百岁的美好愿望。因为面条加工过程中要经过刀切成条,所以又叫着切面。
告别老太太后,朱松对刚刚发生的一切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也许对他是个终身不解之谜。原来,前些天有仙人托梦给老太太,说某月某日有父子俩打从这里经过,那个小孩是孔夫子再世,这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要好好招待。老太太暗暗记下,那天早早煮好汤饼,一直等到午后不见有人来,一家人只好先吃了,还好剩下一块揉好的面团,才没有耽误了仙人的嘱托。
朱松自从吃了这碗长命百岁面后,吃面成了他的终身嗜好。从此,朱松家乡的父老就把切面亲切地叫做长命百岁夫子面。宋人马永卿在《懒真子》中说:“必食汤饼者,则世欲所谓长命面也。”就是说面条在当时已经成为祝福新生儿长命百岁的象征了。此习俗慢慢延续、演化,吃长命百岁面(长寿面)就成为生日的俗例了。
【菜肴食材】面粉、香葱、酱油、食盐、米醋、味精。
【制作方法】1.高筋和中筋面粉各半,将一定比例的食用碱和食盐溶在水里,边搅边淋碱盐水,直到和成面团。发酵到一定时间,将面团放在专用面床搓揉,感到有一定韧性和弹力时,用手工拉至筷子粗细,放入沸水焯熟。待面浮出水面,捞出放入冷水冷却后捞出沥去水份,常温凉至2小时以上待用。
2.将备好的面再次放入沸水烫至浮出水面,捞出加入香葱头爆过的食用油、香葱、酱油、食盐、米醋、味精拌匀即可。
【菜品特点】面条筋道,麦香醇郁,爽滑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