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11月28日从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行动方案》为牵头管总的综合性文件,相关单位结合职能研究制定了分领域的配套文件,与《行动方案》形成“1+N”政策体系。结合《行动方案》提出的“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重点任务,商务部近日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以现代供应链为牵引,抓住批发零售业这个“牛鼻子”,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张祥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与有关部门一起,按照《行动方案》的要求,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加快建成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增强流通组织能力,提高流通效率,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支撑。
四方面推动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商贸流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影响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的重要环节。建立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有利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张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具体看,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例,2023年行业增加值达到12.3万亿元,占GDP的1/10,吸纳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1/5,经营主体占全国的近1/2。二是网络设施不断完善。已累计培育19条全国示范步行街,建设432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社区居民近1.07亿人,改造乡镇商贸中心8136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5.8万个,95%的行政村通快递。三是业态模式加快创新。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供应链服务蓬勃发展。2023年网上零售额15.4万亿元,我国连续11年是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虽然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还有差距,流通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张祥说。
据介绍,近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重点从四个方面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在完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方面,改造城市步行街、商圈,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城市商业集聚辐射能力;深化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改造乡镇集市、农村便民商店,补上冷链物流短板,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在推动商贸流通创新转型方面,加快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品牌连锁、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提升商品供给水平;支持批发业平台化发展,增强商品集散、调运的能力。
在优化商贸流通发展方式方面,深化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增强上下游协同水平,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发展智慧物流,推广应用标准托盘、周转筐等物流载具,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促进商贸流通开放融合发展方面,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促进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加快内外贸市场对接;支持流通企业走出去,拓展全球营销与物流网络,在流通领域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高质量推进
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
为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加快建立城乡融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商务部、财政部计划从2024年到2026年,分三批在全国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建设,中央财政给予一定支持。旨在通过开展试点工作,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在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城乡商贸流通融合发展、批发零售业转型升级等领域,探索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复制推广,引领加快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张祥介绍,为充分发挥政策成效,针对商贸流通体系中的堵点卡点,试点明确了五个支持方向:一是“补短板”,完善县乡村商贸流通网络,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商快递,力争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有连锁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商贸中心,村村通快递。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商品和便利服务。
二是“畅循环”,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中转站和分拣中心,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两网融合”,发展“互联网+”便民回收模式,畅通家电更新消费循环。
三是“促融合”,支持城乡商贸流通融合发展,优化骨干批发市场、区域冷链物流基地等节点设施布局,增强商品集散、仓储、配送功能,促进产销紧密衔接,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四是“强韧性”,发挥大型流通企业作用,建设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改造仓储、加工、配送设施,加强储备调控和监测预警,增强应急保供能力,保障群众的“菜篮子”和“米袋子”。
五是“优主体”,加快培育现代流通骨干企业,支持传统批发零售业提升数字化运营和管理水平,发展现代供应链,向社区和村镇延伸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好产品、新产品。
“目前,试点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张祥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与有关部门一道,指导试点城市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按照试点实施方案,加快推动项目落地,高质量推进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