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
清晨,沿着村道散步,看着穿村而过的溪水干净清澈,两岸绿树成荫,我心情无比舒畅;
夜间,趁着明亮的路灯到村里串门,村民们泡上热茶热情相待,望着村民朴实的笑脸,我心里暖意洋洋。
我叫孟凡明,福建省商务厅的一名普通公务员,2017年底被派驻到平和县芦溪镇连益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有幸亲身参与到脱贫攻坚收关战的前线。近三年时间过去,经过商务人到村干部的身份转变,经过从炎炎夏日到寒冬的时间转变,经过从田野山头到走访入户的空间转变,看到村容面貌的改变和村民态度的转变,我对脱贫攻坚这项任务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军人出身的我有散步的习惯,即使驻村连益村也没有改变。今年4月份一个早晨,当一早起来在村里四处走走看看的时候,被一早起床开门的村民叶建林看见,对方大声打招呼:“孟书记,听说驻村延长时间啦,今年你不回福州啦?不走了好啊,留在我们村里好!”听着村民热情的招呼,看着村民质朴的笑脸,我也是憨笑着不知说啥好,但是内心回想起村里两年多来的变化,感受到村民感情色彩的明显改变,我的心情格外轻松,步子也不由得轻快了起来。
想当初刚到连益村时,群众见到我可不是热情地打招呼,而是怀疑和不信任。我到任后第二个工作日,村支部原书记由于侵占扶贫资金被开除党籍,党支部建设和党务工作处于瘫痪状态,村民对村干部毫不信任,群众工作很难开展。
初来乍到就感到肩上担子压力重重。驻村伊始,连益村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山高、路远、弯多、基础设施落后、在村人口稀少。到任当晚到村部开见面会,还要借隔壁卫生所的侧门,再翻过堆积如山的柚子才能进得去!村干部开会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平时村民到村部办事更难上加难!
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畏缩退却,而是迎难而上,找寻破局之道。一边走村串户熟悉村情,一边从零开始建立支部日常工作制度。白天当“村书记”,在镇里参加各种会议,晚上做“驻村书记”,回到村里奔波走访。连益村地处山区,距县城52公里,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共有664户2291人,居住分散在3大片区域,其中山区的6个村民小组又分散在不同的方向,最远的小组距村中心区域8公里,道路都是土路,有两处地质灾害点。“当时,孟书记要入户倾听民声、了解民情,需要克服语言不通的困难,我只好陪着他到处跑,两个月不到,孟书记走遍了全村各个小组。”时任村主任、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的叶更生回忆提起过几次,刚开始时还带点报怨,后来这些许劳骚也消散了。
|
|
被堆积如山蜜柚封锁的原村部
|
根据摸底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我和村两委迅速研究制订出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引领,以提升基础设施、改善民生为基础,以持续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壮大村财收入为目标的发展规划。
|
驻村第一书记(左2)与镇村干部商讨新村部周边人居环境整治事
|
|
强支部。针对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村两委和党员年龄偏大、学历不高、组织力量薄弱的现状,连益村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重新选举年富力强、积极肯干的人员进入两委,村两委人数由6人增加至7人,其中5人为新面孔,30-40岁占4人,大学毕业生1人。这是我驻村以后烧出的“第一把火”。
紧接着的“第二把火”是将旧粮站改造成为集组织阵地、便民服务和文体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为了征
|
|
正在建设中的党群文体服务中心
|
得土地的使用权,我带着村干部深入村民家中,从思想观念相对开放的群众入手,耐心解释村里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的必要性,共同回忆分析这些年村民找人难、办事难的历史原因,介绍服务中心的纯公益服务属性和建成后将提供给群众的服务功能,打消群众心中“干部要侵占村民利益”的思想误区,最终圆满解决服务中心用地问题,村民也积极参与,主动放弃了大量的补偿金,这为村里后续的建设发展树立了干群齐心的一个样板。
夯基础。“要想富,先修路”,连益村下决心解决出行困难问题,先后投入400余万元进行连石组、弄猴组、横坑组共近4公里道路硬化,连弄线2.8公里道路拓宽、葫芦地桥梁重建等。投入300余万进行生态水系水土保持、污水治理、农田灌溉、农村公厕等项目。基础设施短板逐渐补齐,种植在山上的蜜柚等作物可以更方便及时运出,帮助村民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葫芦地小组村民陈先进说:“现在的村道好走了,我种植管理蜜柚所需的成本明显降了下来。”原来一下雨就无法行车的弄猴组,村道硬化之后再不用担心下雨天,村民陈永绿高兴地说:“以前我不怎么相信村干部,但是现在不同了,我们感谢村里为我们办实事办好事!”
|
|
建设中的道路
已完成的道路硬化项目
|
可以说,村道硬化等项目,是在连益村成功烧出的“第三把火”。
|
|
福建省商务厅黄德智副厅长(右)慰问困难群众
|
送温暖。“三把火”烧完,连益村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轨,聚焦在脱贫攻坚主线任务上。驻村书记派出单位福建省商务厅也非常关心连益村的发展和贫困群众的生活,厅主要领导定期组织与驻村干部座谈交流,亲自为村里“号脉”、“开方”,黄德智、刘德培等多位厅领导带领各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多次进村开现场会,协调推进项目资金推进、电子商务、农产品上网销售等相关事宜。安排慰问金7万余元,入户慰问百岁老人陈明或、困难家庭陈茄花等建档立卡贫困户、高龄老人、低保五保户等群众。为切实落实各级扶贫政策,村干部也经常性走村串户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村民陈茄花儿子摔伤致残、母亲年老体弱,家庭存在实际困难,却始终得不到政府的关怀。入户了解情况后,多方争取将他列入低保和建房补助对象等,享受到资金政策扶持。就这一事,村民们纷纷称赞:“这样子做事情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我们相信。”
增村财。村财收入是农村脱贫“摘帽”的重要标准,是做好各项服务保障的基础,同时也是脱贫攻坚的难点任务。为增加村财,连益村建设了1600平方米蜜柚大棚,通过出租实现村集体年经营收入4万元左右;参与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收益每年2.5万元;成立了专门的果蔬合作社,租用隔壁村80亩土地建设翠冠梨种植基地,预计2年后可以量产上市。接下来,连益村还将谋划推进林下种养殖等产业发展,逐步改变村产业单一的现状,带动村财和贫困户增收。
战疫情。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连益村广泛发动宣传,加强内控措施,全面取消春节期间所有集聚活动,组织村两委和乡村110等人员强制驱散2起群众集聚事件,带领全体村民打响防控疫情的特殊战斗。连益村地处三县交界,G357国道穿村而过,尤其是春节期间,车流量较大。为了严防外地输入,我带领村干部一起放弃春节休假,配合上级设立县级检查站和镇级检查站,安排村两委24小时值班。经过努力,疫情期间连益村未出现确诊病例。疫情防控的紧张局势过后,连益村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已经全面复工复产。
道路硬化、生态水系、污水处理、沿溪绿化,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实施,连益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起“搭班子”两年半的叶更生多次和我说起:“幸亏有你们省商务厅的帮扶,我们连益村才有这么大变化!”我回答他:“外界的帮扶只能算一小部分原因,主要还是村民的信任和参与,才是发展的持久动力。”连益村已于2018年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实现了初步目标,但离乡村振兴的整体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想到将来,连益村每个村民都有坚定的信心,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供稿人:福建省商务厅派驻平和县芦溪镇连益村第一书记孟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