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盟“零毁森林法案”规定了什么内容?
为推动解决欧洲和全球森林砍伐和退化问题,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提出了“零毁森林产品法案”,要求任何个人或企业不能在欧盟市场销售或者对欧盟出口涉及森林砍伐的产品,包括棕榈油、牛肉、大豆、咖啡、可可、木材、橡胶、木炭和印刷纸制品等。法案还要求经营者必须对范围内的产品和商品进行尽职调查,以确定它们不涉及森林砍伐并按照生产国的有关立法进行生产,否则将面临罚款、没收产品和收入等一系列惩罚措施。
根据欧盟委员会消息,“零毁森林法案”已获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一致同意,2023年6月9日欧盟官方正式发布了有关“零毁森林产品法案”公告,这意味着该法案将于2024年12月9日正式实施。
二、各方对此有何反应?
欧盟认为,农业的工业化发展是全球森林砍伐的驱动力。欧盟每年从世界各地进口的涉及森林砍伐产品价值超过50亿欧元,“零毁森林产品法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减少碳排放,而且对消费者价格几乎没有影响。欧盟委员会的一项影响评估认为,该法案每年将保护至少71920公顷森林,大约是10万个足球场面积,使全球碳排放量每年减少3190万吨,大致相当于丹麦在2021年的碳排放量。欧盟还表示将与其他国家合作,提高它们的监管能力。
全球环保组织等对该法案表示欢迎。世界自然基金会则认为,欧盟大量进口是造成热带雨林被砍伐的主要原因。2017年,全球16%被摧毁的雨林都与欧盟的进口贸易有关,因为欧盟进口而遭到严重砍伐的森林主要位于巴西、印尼和巴拉圭等国家。
但是,普遍认为欧盟借该法案实施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受该法案影响最大的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哥伦比亚等有较大森林面积的生产国,以及科特迪瓦等非洲咖啡生产国。他们认为法案将严重影响其最富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在世贸组织,印度尼西亚、泰国、巴西、阿根廷、厄瓜多尔、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尼日利亚、科特迪瓦等认为,“零毁森林产品法案”实际是制造进口壁垒,将发展中成员农产品拒之门外。欧盟是巴西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2022 年巴对欧盟出口农产品 255 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禁令所涵盖的产品,因此该禁令受到巴农牧界严厉批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近期也表示,由于本国小型棕榈油生产商将受到该方案的打击,将推迟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以寻求更公平待遇。
三、法案对我国有何潜在影响?
“零毁森林产品法案”是全球首个通过贸易方式限制在砍伐林地上扩张农业用地、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法规。尽管各方对欧盟高举环境大棒限制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以及该法案在阻止森林砍伐上的实际作用等存在较大质疑,但无疑很难阻碍其付诸实施。该法案预计也将成为今后各国通过贸易政策推进环境保护等目标的重要参考。
就我国来讲,法案涉及的棕榈油、大豆、牛肉、橡胶以及未来可能纳入法案的玉米等,都是我国主要进口产品,受法案打击的国家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印度尼西亚等也都是我主要进口来源地。因而,从短期看,法案将一定程度影响这些国家产品对欧盟市场的出口,从而增强其对我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有利于我稳定进口来源。
也应注意到,我国在积极扩大进口、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同时,也招致国际上的一些批评声音。部分环境保护组织认为,中国尽管自身在林业生态建设和全面提升森林质量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日益增长的商品需求却加剧了亚马逊地区的为追求经济发展和扩大出口造成的森林砍伐和环境恶化。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作为全球性危机也正在推动传统农产品贸易模式、规则和政策设计发生变化,粮食安全+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世贸组织农业讨论的热点。为此,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宜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加强研究、政策创设和国际合作,一方面基于我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双战略,不断丰富生产和贸易政策工具箱;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规则平衡的同时,又能更好帮助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多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