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报告显示

我国临床试验启动效率进一步提高

来源:中国医药报 发布时间:2023-09-21 10:40
相关文章:

  日前,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发布《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2022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现状进行汇总和分析,勾勒全貌,展示细节,分析趋势。

  《报告》显示,2022年,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临床试验总量达3410项(以临床试验登记号计),为历年最高,且临床试验启动效率进一步提高。2022年度共批准21个创新药(不含中药提取物和新增适应证品种)上市,获准上市所用时间平均为7.6年,其中10个品种上市用时在5年内。

  临床试验地域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依然值得关注。近几年来作为组长单位参加临床试验次数最多的省、区、市(含港澳台)仍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等,其中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占比分别为24.7%、18.8%,仍遥遥领先,且较2021年有小幅增长。

  试验总量增长  启动效率提高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数量达3410项,较2021年度登记总量增长1.5%。其中,新药临床试验1974项、生物等效性试验(BE试验)1436项,国内临床试验占91.1%、国际多中心试验占8.6%。

  2022年登记新药临床试验(以受理号登记)1974项,与2021年的2033项相比小幅下降。其中,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中药分别登记1083项、829项和62项;Ⅰ期占比最高,为43.0%(848 项),其次为Ⅲ期(402 项)和Ⅱ期(368 项),Ⅳ期临床试验有59项;建立数据监查委员会(DMC)的临床试验共计有294项。

  总体上,超半数试验(55.8%)可在6个月内启动受试者招募,相比2021年(51.4%)略有增加。从药物类型上看,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在6个月内启动受试者招募的比例明显超过中药。中药1年内启动受试者招募的比例(21.2%)明显高于2021年(4.4%)。结合临床试验机构所在地进一步分析,临床试验组长单位较多的省、区、市,其临床试验的启动用时仍较长。

  如仅对试验获批后当年启动受试者招募情况进行分析,2022年共计402 项。启动时间平均为3.3个月,与2021年的3.8个月相比进一步缩短。6个月内启动招募的比例达91.5%,与2021年相比进一步提高。

  抗肿瘤赛道火热  儿童药等受关注

  《报告》反映了当下的新药研发热点和资源配置情况。从《报告》来看,抗肿瘤赛道依然火热,其他领域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按照不同药物类型分别对1974项新药临床试验所涉及的品种数量进行统计,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的目标适应证仍主要集中在抗肿瘤领域。2022年化学药品临床试验数量前10位品种共登记77项试验,其中抗肿瘤药物试验21项,涉及6个品种。生物制品开展临床试验数量前10位品种共登记86项试验,其中抗肿瘤药物试验47项,涉及7个品种。

  细胞和基因治疗迅速崛起,《报告》对此的专门分析显示,2022年共登记46项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类临床试验(以临床试验登记号计),涉及41个品种(以受理号计)。46项试验中,间充质干细胞类临床试验最多,共12项;其次是以靶向CD19为主的自体T细胞类临床试验,共9项;基因治疗类临床试验有2项。相关适应证以抗肿瘤药物为主,有25项;试验分期以Ⅰ期临床试验为主,Ⅲ期临床试验仅有2项。

  医学影像学药物临床试验数量虽然较少,但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19年至2021年分别为0项、5项和8项。2022年,以受理号登记的医学影像学药物临床试验共11项,涉及10个品种,有6项为Ⅲ期临床试验。

  此外,儿童药、罕见病药物也依然保持向好势头。2022 年药物临床试验中,含儿童受试者的临床试验为164 项,在受理号登记的新药临床试验中占比为8.3%。仅在儿童人群中开展的临床试验共登记64项,其中Ⅲ期临床试验占比最高,达40.6%。

  64项儿童临床试验的组长单位分布于16个省、区、市,其中北京市临床试验机构作为组长单位的试验最多,达22项。参加单位分布于31个省、区、市,其中湖南省和北京市机构参与儿童临床试验的次数最多。

  近年来,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呈逐年递增趋势,2022年共登记68项,适应证以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

  批准21个创新药 国内持有人近八成

  《报告》设置专章,分析年度上市创新药临床试验情况。

  根据药审中心的审批结论日期,按药品名称统计,2022年度共批准21个创新药(不含中药提取物和新增适应证品种),其中化学药品11个品种、生物制品6个品种、中药4个品种。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性质统计,76.2%为国内持有人。

  从批准创新药的适应证分布情况看,抗肿瘤药物最多,共7个品种;其次为抗病毒药物和皮肤及五官科药物,各2个品种。此外,中药在精神神经、妇科、肾脏病和消化领域各批准1个品种。

  按临床试验登记号统计,2022年度获批上市创新药登记的临床试验数量范围为1~21项,平均为7.3项。从药物类型分析,生物制品登记临床试验数量最多,平均为11.6项。

  按适应证分析,登记临床试验数量平均超过10项的适应证领域依次为抗肿瘤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和预防用疫苗。

  近年来,随着我国鼓励创新政策的积极引导和业界的共同努力,新药加快上市卓有成效。根据品种境内首次获批临床试验日期和上市申请审批结论日期,分析2022年度获批上市创新药从获准开展临床试验至获准上市所用时间(不包含2022年获批新增适应证品种和提取物),2022年度创新药获批上市所用时间平均为7.6年;生物制品获批上市用时最短,平均为4.6年。21个创新药中,上市用时在5年内的品种共10个,占比47.6%。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