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首都举行多场不同主题示威活动,环保组织发起新一轮堵路抗议扰乱首都及巴伐利亚州交通

来源:走出去服务港 发布时间:2023-08-31 15:49
相关文章:

  2023年8月17日,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三场独立主题的示威活动,分别旨在支持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要求政府开展以自行车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并谴责涉及司机的暴力事件、抗议对LGBTQ+社区的敌意。另外,8月6日以来,德国环保组织“最后一代”(LG)在巴伐利亚州举行新一轮每日路障抗议活动,要求降低限速和采取其他措施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8月12日至15日,该组织在巴伐利亚州府慕尼黑、维尔茨堡等地持续集会并扰乱道路交通,还在首都柏林举行相关活动。今年4月中旬到7月中旬,该组织曾在柏林发起每日堵路抗议活动。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8月12日,德国巴伐利亚州选择党政客安德里亚斯·扎尔卡向当地媒体表示,当日晚他和家人及党内朋友遭到一群移民的袭击。据其称,该袭击“与政治有关”。分析指,巴州将于10月8日选举新一届议会,民调显示极右翼选择党的支持率暂处领先地位,或引发涉及移民的敌意。上周,德国黑森州“反法西斯主义”活动人士呼吁对该党政客采取暴力行动。8月12日,活动人士在多特蒙德市中心举行抗议活动,纪念2022年死于警方行动的Mouhamed Lamine Drame。另外,8月5日,多个不同组织的活动人士在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举行示威,自称“我们很多”(Wir sind Viele)的组织成员在勃兰登堡门集合,谴责政府的新冠疫情政策及其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德国总体治安状况良好,但部分地区盗抢案件呈上升趋势,扒窃、拎包案件对赴德中国游客构成较大危害;德国有大量外来移民,外国人犯罪问题较为突出,且近年来移民相关社会问题突出,(极)右翼势力逐渐获得更多话语权,民粹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上升势头迅猛,德国东部地区屡次发生仇外排外势力袭击外国人(包括中国公民)事件。2021年9月,德国举行联邦议会选举;12月8日,德国联邦议院投票选举新总理,社民党人朔尔茨成功赢得选举,正式当选德国新一届联邦总理,取代此前执政16年的默克尔。2023年6月,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赢得图林根州松讷贝格地方行政长官选举,是该党自2013年成立以来首次赢得地方选举。民调显示,该党一度超越总理朔尔茨所属的社民党成为德国支持率第二高的政党,仅次于最大在野党联盟党。另外,受新冠疫情影响,德国经济一度陷入负增长,之后逐渐好转,但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危机,再次极大阻碍德国经济的复苏进程。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在内的欧元区经济继2022年四季度萎缩0.1%后,2023年一季度环比下降0.1%,陷入技术性衰退。2023年8月,德国统计局表示,除第一季度GDP数据负增长(-0.3%)外,二季度经济也陷入停滞。目前,德国主要风险包括:经济与金融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潜在恐怖活动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德国各地,尤其是首都柏林、法兰克福、慕尼黑、德累斯顿、斯图加特、汉堡、科隆、不莱梅等中心城市,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我驻当地使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备及预防本土传播的各类疫情,减少在政党设施、犹太教堂等宗教设施、公共广场、公共交通系统、交通枢纽、体育场馆、音乐厅、大型娱乐设施、购物中心、宾馆、酒吧等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避免前往穆斯林移民社区、难民聚居地、族群冲突区、贫民区等高危区域,避免谈论宗教、民族、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恐袭或警方行动波及影响。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对疫情及防疫措施的最新报道。同时,应严格遵循德国军警部门、卫生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