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协会 > 教育教学

以联合教研推进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22-09-02 10:46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 字号:T | T

以联合教研推进课程改革

——安徽省教研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沪皖两地进行联合教研,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在合肥一六八中学与学生互动。

  

  长期以来,我国中部地区基础教育教研水平区域发展不均衡,如何破解基础教育教研发展的瓶颈和深层次问题?近年来,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对教研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基础教研方式转型的新路径,提出“联合教研”的概念,从教研主体、教研内容、教研形式、教研力量等层面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联合各级各类研究力量,以解决区域共性问题或推广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区域联合: 

  教研主体空间联动 

  学校传统的教研方式主要是学科教研组集体研讨,市、县级教研活动则通过到校听课、研讨、视导等方式进行交流。联合教研主张打破校与校、市与市、省与省之间的教研壁垒,提倡校际、市际、省际之间的联合教研,使更多的教师和教研员参与到教研中去,引导教师和教研员主动学习新的理念,汲取教育教学智慧。

  加强省级统筹,注重协同推进。针对全省各地教研发展不平衡、城乡学校差异大等问题,在联合教研实践中,省级教研部门加强了对市、县、校教研工作的统筹协调。如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推进过程中,安徽省作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设立的全国首批普通高中历史、化学学科教研基地,遵循“研训整合、试点先行、逐步拓展、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在全省确立了65所省级示范校,分布于全省16个市。各市以教研基地实验校为中心,先联合本地学校进行教研,各实验校之间再进行跨区域联合教研,从而构成全省校际联合教研网络。

  强化省际交流,促进协同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教研工作需进一步明晰任务、目标、方法、路径,锚定课程育人、教学改革、作业设计、考试评价等方面,省际之间教研部门以问题导向推进联合教研,加强沟通互联,实现优势互补。如在长三角教研一体化进程中,安徽省承担了研制长三角基础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就此项目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开展联合调研,并实地走访、座谈、研讨,最终完成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工作。2020年,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四省市联合开展“发现杯”青年教师优秀课例展示活动,促进国家三科统编教材的有效落地。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与上海市普陀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组团”成立长三角一体化四地教育联盟,芜湖市教研部门在安徽省教科院的指导下与其他三地教研部门在深化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和经验分享。

  学科联合: 

  教研内容多元交融 

  学科联合教研包括跨学科联合教研和跨学段联合教研。学科联合教研倡导不同学段教师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经验、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思维方式相互补充。突破学科的边界、打通学段的联系,是学科联合教研的显著特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学生的成长需要经历从低学段到高学段、接受不同学科课程的共同滋养才能实现,这就需要从完整、连续的视角审视各学段、各学科的作用及关系。

  跨学科联合教研,让学科教学更有深度、更有宽度,更易实现教与学的触类旁通。如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2021年12月,安徽省蚌埠市举行了以“伟大的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全市高中政治、历史跨学科联合教研活动,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虽在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差异,但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由于政治和历史两个学科具有先天联系,直接交流更能够发挥优势,教师通过政治、历史两科的互通交融进一步拓宽了教学视野,共同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植。

  跨学段联合教研有利于促使各学段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上有效互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仅能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持久的智力支持,同时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有助于实现各学段培养目标的无缝衔接。如2019年11月,安徽省小学、初中、高中三位教师均以“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变化”为主题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展示,引发了教师对不同学段相关内容的关注,为教学和教研提供了新视角。三节课的活动设计符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的跨学科思维意识,使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水平的发展,让教学真正实现引导学生迁移已有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目标。

  线上线下联合: 

  教研形式互联开放 

  线上线下联合教研,并非常规的传统现场教研与现代网络教研的简单相加或混搭,而是将传统教研与基于“互联网+”的教研手段相融合,最大限度地综合线下与线上教研的各自优点,形成成本低、效益高的优化教研方案。

  教研层面的线上线下联合,有线下协作、线上展示,线上协作、线下展示,线上协作、线上展示等多种形式。线上缓解工学矛盾、线下增加情感体验,线上提前精选主题、线下教研攻难释疑。定期举办线上线下联合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过程直播,加强技术保障,留存共享教研资料,通过区域互动构建教研共同体等,是线上线下联合教研的独特功能。如2020年10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合肥一六八中学举行,中国教研网全程直播,现场参与活动者虽在200人以内,但通过直播平台线上参与活动者达4.8万人,平台留言1000余条,较好地达成预期目标。2022年5月,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安徽教研基地联合江苏、广西及安徽本省相关教研部门和学校,普通高中化学学科安徽教研基地联合浙江、新疆及安徽本省相关教研部门和学校,开展公益性的主题教研活动“教研在线”。本次活动以“立足本地、服务战线、示范引领、聚慧共享”为原则,探讨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引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方向,推动跨区域联合教研。数据显示,历史学科在线直播观看20502人次,化学学科在线直播观看24786人次,覆盖31个省份,参与面广,留言众多,实现了一定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与高校联合: 

  教研力量协同聚慧 

  与高校联合教研,主要目的是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服务功能和辐射效应,借助高校智力支持和优质资源与基础教育一线资源相融合,在专业理论与课程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高质量促进教研人员和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与高校联合教研,有效指导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学科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架起高校与中小学联系的桥梁,提升教研的层次与质量。在联合教研的基础上,相关研究成果也可促进高校师范专业教育的发展,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与技能提升,实现良性循环。总体来看,基础教育与高校联合教研,可以就项目研究、教学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教师在职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如2021年10月,芜湖市教科所在与安徽师范大学充分沟通准备的基础上,将中学名师的历史优质课展示放在大学课堂,高校教授对名师课堂进行点评,高校师生与中学教研人员、教师一同参与研讨,双方互补互鉴,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融通,提升高校师范生培养的质量。

  (作者分别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历史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芜湖市繁昌区教研员,铜陵市第五中学教研组长)

  作者:徐贵亮 李应平 柯志强

  《中国教育报》2022年09月02日第10版 版名:课程周刊·课程教学